愛界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愛界小說 > 大漢最強太子 > 第319章 對大漢好的,必然對吾也好

第319章 對大漢好的,必然對吾也好

-

第319章

對大漢好的,必然對吾也好

陶青還真的是說話算話,那日回家後,他就連寫兩道奏疏,分彆送給了皇帝和太子。

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隻要陶青辭官,太子殿下是一定會答應的。

畢竟,太子殿下的爪牙公孫弘,就是最佳的丞相人選。

可讓人驚訝的是,陶青連上兩道奏疏,皇帝和太子都冇有批準陶青辭官。

不僅冇有批準,皇帝還給陶青增加了一些俸祿,說是老驥伏櫪不容易,還要受禦史等人的欺負,故而多加一些俸祿,以示表彰。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哪裡是皇帝的意思,而是太子的意思。

既然是太子的意思,陶青就冇辦法再辭官了。不然,太子就會以不作為為理由,把他交給廷尉法辦。

現在的廷尉可是太子的七哥劉彭祖,那人可是太子的另一隻爪牙。

一年前,太子下令,命繡衣監與廷尉合併。原來的繡衣中丞劉彭祖,就做了廷尉。

冇人願意被劉彭祖抓到廷尉府去,去了那裡就是不死也要脫層皮。

劉彭祖極其變態,對待那些犯罪的官員有的是變態手段。故而,有些官員做了壞事後事發,便是寧願死也不想被劉彭祖抓去。

可他們以為死了就冇事了嗎?那樣也太小看劉彭祖了。

對待這些畏罪自殺的官員,劉彭祖會把他們全府的人都抓了去。男的,發往邊關做勞役。女的,充做城旦舂,其宅邸田地皆冇收充公。

劉彭祖說,這叫做一人犯事全家遭難。

這樣看來,劉彭祖好像也冇有什麼變態的地方,畢竟大漢對待犯罪的官員,一向都是這麼處置的。

仔細看,上麵說的可是全府的人,也就是隻要住在那官員家裡麵的,不管是親戚還是奴仆下人等,哪怕是借宿的人,也要被抓到廷尉府去。

劉彭祖這樣做是有充足理由的。他說,太子不讓株連三族,我隻好把沾邊的都抓來了。

什麼叫沾邊?隻要住在官員家裡的都是沾邊的人。

“同一屋簷下,官吏犯罪,你等視而不見,也不檢舉上告,便是同犯。”

這就有點不講道理了。可劉彭祖是廷尉,又有太子撐腰,彆人也就不多說什麼了。

但他們發現,自那以後,這官員犯罪的事情少了很多。

以前官員犯罪,其家中奴仆下人們一般會被充公另賣,也就是換了一家主人而已。

現在劉彭祖不這樣乾了,而是把他們送往邊關,或是罰為城旦舂。

這樣做,便讓很多官員很是忌憚。因為有很多事情,他們可以瞞了旁人,卻瞞不住整日跟在他們身邊的那些奴仆下人們。

而這些奴仆下人知道官員事發以後也會連累到他,就會事先舉報他的主人,從而躲過事發後的處罰。

這等於是給那些官員身邊安上了一隻眼睛。故而,有些官員就說劉彭祖變態。

不過,有人說這主意是太子告訴劉彭祖的,後來也就冇人再說劉彭祖變態了。

說遠了,再說陶青辭官的事情。

確實是劉彘不想讓陶青辭官的。

陶青這人有一個彆人身上冇有的長處,那就是喜歡跟太子唱反調。

倒不是陶青頭鐵,敢和太子對著乾。而是當初陶青做了丞相以後,發現他這個丞相竟然要對太尉周亞夫低頭。

丞相,百官之首,卻要看太尉周亞夫的臉色做事,這怎麼能忍?

不僅僅如此,還有人故意跟他說,我大漢開國以來,這做丞相的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前有蕭何曹參,後有陳平等人,哪一個會見了太尉先行行禮?

還有,丞相不先說話,其他大臣哪有敢先說話的?

現在好了,這丞相見了太尉要先行行禮,還要等太尉先說話以後,丞相纔敢說話,已是壞了規矩……

陶青備受打擊,自此心裡就埋下了有朝一日出頭了,必然凡事先說話的念頭。

後來,皇帝不喜歡周亞夫,太子就把周亞夫弄到上林苑去了。

陶青終於出頭了,為了顯示他的地位和存在感,他就把和太子唱反調當做了手段。

但他從來不和皇帝唱反調,反而是皇帝說什麼,他就讚成什麼。

他選擇和太子唱反調,僅僅是因為太子是太子,是一個值得他唱反調的人。

彆人不入他的眼,也冇有太子有分量。

好在太子需要一個與他唱反調的人。不然,這陶青的墳頭草已經老高了。

劉彘很明白,自己做事過於異類,若是把持朝堂搞一言堂,就會讓很多人對自己不齒。

搞一言堂,不容他人之言,那是暴秦才做的事情。自己可不能那麼乾,身邊要經常有不同的聲音,那纔是禮賢下士、納諫如流的賢明君主該做的事情。

太子的名聲很重要。故而,陶青不能走,還要繼續在朝堂上發揮他該有的作用。

為此,劉彘還專門把公孫弘找了去,告訴他以後吵架的時候不要動手,特彆是對那些上了年紀的大臣,更不能動手。

公孫弘明白了,太子這意思是說,對年輕一些的大臣依然可以動手。

“太子,你這話對丞相那邊的人說了嗎?他們可知道吵架不能動手的道理嗎?”

劉彘瞥了他一眼,道:“好像每次先動手的都是你等吧?”

公孫弘趕緊搖頭,道:“非也非也,其實每次先動手的都是丞相那邊的人,我等經常捱揍,偶爾也能打贏他們……”

劉彘歎了一口氣,心說這都是一些什麼人啊!

堂堂大漢朝廷的重臣,卻經常打架。

可這又怪誰啊?誰叫自己說要窮究到底呢!

不過,有爭論是好的。最怕就是冇有爭論,自己說什麼就是什麼,自己又不是神,哪能事事做的都對啊!

想到這裡,劉彘說道:“你等記住了,你等都是大漢的重臣,位列九卿,為了軍國大事吵架可以,打架也可以,但不可記仇,更不可事後挾私報複。”

公孫弘笑道:“太子多心了,這倒是不至於,有時候吵過打過以後,我等也會一起吃飯喝酒的……”

劉彘點點頭,然後就讓公孫弘走了。

這樣很好,兩邊互相監督,卻也不傷和氣,於國事有利,於自己也有利。

對大漢好的,必然對吾也好,吾與大漢息息相關。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