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界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愛界小說 >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鐵血劉宋 > 第50章 巢湖湖畔

第50章 巢湖湖畔

-

本來朱修之和薛安都都已經做好了視死如歸的準備了,結果龐法突然告訴他們皇上親自出麵保他們,不僅不用處死,而且隻用罷免官職。對於朱修之而言,他這把年紀了,這一仗打完就算皇帝不罷他的官他自己也要請辭了。這完全就是為了堵住大臣的悠悠眾口才弄的象征性處罰。二人又驚又喜之下,竟一時失了言語。

“陛下聖明啊!”薛安都感動的說道,而一旁的朱修之依舊有些恍惚。

“冇想到陛下竟然如此仁德,看來真是老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朱修之回到座中,喟然歎道。

“那往後益州的事務由誰來處置?”朱修之追問道。

“益州刺史暫時還由將軍您先擔任,等朝廷選派好新的官員再做決斷。”龐法回答道。

“對了,皇上還派遣宰相劉秀之擔任使相,管理益州、梁州、郢州、寧州四州事務,並有臨機專斷之權,位在刺史之上。”龐法突然想起來之前碰到的朝廷信使,繼續補充道。

“哦?如此甚好,劉秀之以前就擔任過益州刺史,這個人善於決斷,而且清廉正直,能力在我之上,想必能夠收拾巴蜀局勢。朝廷若是讓他來我就無憂了。”朱修之聽到劉秀之的名字,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對了,你說皇上給了他臨機專斷之權,那是不是說以後遇到這種事情,他可以先斬後奏了?”朱修之追問道。

“正是。”龐法點了點頭。“非隻如此,皇上還說,日後北伐之成敗,不在國力,不在軍事,而在人心。從今往後,魏國境內隻要有我百姓反抗鮮卑暴政,無論民族,無論地位高低,全部追認告身。所屬百姓皆視為我大宋子民。”

二人聽到這話,對視一眼後當即起身。

“陛下當真是如此說的?”朱修之瞪大了雙眼。

“千真萬確,這是陛下在朝會上當著滿朝文武宣佈的,做不了假。日後也會作為政令發往各個郡縣。”龐法正色說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朱修之來回踱著步,不停的感慨道。

“我大宋得此明君,日後北伐,收複故土指日可待啊。”

劉宋南豫州,西汝陰郡(今安徽省合肥市),劉寒或許是曉得地方上很多官員都是京城那兩位宰相的門生,他們可能會將自己的行蹤提前暴露給這些官員,劉寒故意臨時更改了行程,同時命令手下的官員、士卒全部都身著便裝,自己也穿了一身官員的袍服,所以行蹤十分隱蔽。路過行人也隻以為是退休大員回鄉,並冇有引起過多的注意。

劉寒坐在馬車裡,一手輕輕的拉開窗簾,靜靜的欣賞著沿途的美景。穿越過來的這幾年裡他都從來冇有好好欣賞過古代這種原生態的美景,每次都是匆匆而過,這次藉著出巡的機會,自己也當是好好的出來玩了一番。

“那片湖泊看起來好生壯觀,可有名稱麼?”劉寒看著遠處的一片汪洋大湖,透著窗戶對著正在騎馬的董元嗣問道。

“有名字,這湖泊喚作巢湖,乃是我大宋境內,乃至普天之下都數得著的大湖了。”董元嗣一臉輕鬆的騎在馬上,瞟了一眼旁邊的湖泊後說道。

“巢湖!”

聽到這個名字,劉寒突然反應了過來,他所在之地竟然就是現代的安徽省合肥市附近,一股親切感不禁湧上心頭。

“生子當如孫仲謀,合肥十萬送人頭。”劉寒小聲的嘀咕道。

想起合肥二字,劉寒不禁想到曾經在此地多次折戟,還在後世留下孫十萬這句笑談的合肥之戰。

“皇上在說些什麼?”董元嗣聽到了一點劉寒的小聲嘀咕,但是也聽不太清楚。

“冇什麼,我隻是感慨此地風景秀麗,又聯想到了昔日三國時魏武帝的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了。”劉寒趕緊出言掩蓋了過去,要是被董元嗣聽到,自己這個大詩人的人設可是要徹底崩了。

“孫仲謀當年可不過是偏安江南一隅,而陛下如今可是誌在天下,吳大帝不如陛下遠甚。”董元嗣見狀立馬開始拍起了馬屁。

劉寒此時還在思索著自己曾經的世界,心思根本不在此處,聽到董元嗣的話竟然冇有反駁,隻是自顧自的點了點頭說道。

“咱們下車,在巢湖附近看看吧,聽說這裡良田千頃,乃是朝廷財賦的重要來源。”

董元嗣聞言趕緊點頭,叫停了馬車,恭恭敬敬的將劉寒迎了下來。

劉寒下了馬車,慵懶的伸了個懶腰,卻發現自己的屁股一陣劇痛傳來,他這纔想起這一路上儘管馬車師傅技術極佳,卻也架不住路況太差,一路上極度顛簸,自己的屁股可是遭了老罪了。

“怪不得都說要致富,先修路。等朝廷經濟起來了我一定要先把各地的路況給改一改。”劉寒內心有些氣憤的說道。

“此地應該是屬於哪個郡縣管轄啊。”劉寒對著董元嗣問道。

“回陛下的話,此地乃是西汝陰郡,舒縣境內。”董元嗣拿出腰間的地圖,仔細查詢了一番後說道。

“我看前方有些人群聚集,好像很熱鬨,咱們過去吧。”劉寒點了點頭,又看向了湖邊一處熱鬨之處。

“巢尚之,戴法興,還有高擒領著七八個侍衛跟著我過去就行了,其餘的官員侍衛就待在此地歇一歇。太多人過去容易嚇到人家,暴露身份。”劉寒補充道。

做完佈置,劉寒帶著一行十二人順著人群的方向走去,而他們率先聽到的竟然是一陣哭聲。

“官老爺啊,那些個田地我們不要了,求求你饒了我那些苦命的孩子和丈夫一命吧,冇了他們我可怎麼活呀。”一位年近五旬的大娘對著一群衙役哭訴道。

“官老爺啊,我家孩子也是被奸人蠱惑,他本心到底是不想抵抗的官府的啊,你大人有大量,就饒他們一命吧。”一名六旬老人也跟著哭喊道。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